高效共享

2019-05-21 16:40
高效共享

      如今,农业领域也试水了共享模式,如畜禽产品、土地共享连接了城乡消费,农机共享减轻了农民负担等。人们对高品质、个性化农产品和田园生活需求增加,现代农业新业态对农业资源提出了新要求。未来致力推动“互联网+农业”融合,盘活闲置农业资源,让共享经济理念真正融入到现代化农业发展之中。


      “让农田发挥最好的作用,是把它们共享出去。”

      所谓“共享农庄”,简单来讲就是把闲置的农业资源整合起来,经过专业规划改造成农场,统一管理,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它,可以在不同的农场体验你想要的生活。


      几分田地,一处小院。

      过去大多数城市家庭无法实现的私家田园梦,通过共享经济也成为可能。以会员/家庭为单位,邀三五知己,像农场主一样生活,让生活慢下来,体验自然成长的快乐。


      一方面让城市家庭吃上生态、环保、无污染的绿色健康产品,匹配更好的乡村优质资源;另一方面,让荒芜的农田重新种上农作物,为农民创收,改变农业不挣钱的局面,让乡村恢复往日的美好。


      共享农庄将通过“互联网+现代农业”技术建设集循环农业、创意农业、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,为消费者提供土地租赁、托管代种、产品认养、自行耕种等多种形式的私人订制服务,满足中高收入家庭、“候鸟”群体等对有机蔬菜、特色水果、特色畜禽的多元化、个性化、高端化消费需求。


      目前,发展分享农业的条件已经成熟,可以说分享农业即将迎来新的爆发点。从技术上看,网络、数据、智能手机、移动支付、现代物流技术的日益成熟完全可以支撑分享农业的发展。文化基础上,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。资金上,资本对于分享经济的热度没有降温。此外,国家战略明确把分享经济作为一个重点。


      共享农场打通了乡村供应端和城市需求端,重塑了城乡联系,间接地缩减了城乡差距问题。不过,和共享单车、共享雨伞等相比,共享农场更为复杂。由于土地处于分散状态,不像自行车、雨伞等工业产品那样容易集中,所以共享农场这种形式发展得比较缓慢,需要一步一步去实施,进而形成一种模式。


分享农业可以分为几大类型:

畜禽产品的分享:   吃上自己家的放心肉;

农田的分享:   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私家田园和农产品特供渠道;

资金的分享:   不因缺钱误农时;

农技的分享:   所有的专家为所有的农民服务;

劳务的分享:   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;

扶贫的分享:   重新定义“精准扶贫”。


      对于传统行业的农业,成熟的线下基础,庞大的用户资源,都是其发展的优势。借助互联网,通过共享经济模式,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,农器具租赁,农村闲置人口再就业,农村闲置土地流转,各种资源再次得到利用。改变传统思想,让资源共享,达到共赢目的,“互联网+农业”将会成为新趋势,共享经济模式也将融入农村生活!